October 3, 2008

歐巴馬的外交習題

在布希主政的八年期間,美國的國際形象大幅滑落,與多國的關係也冷卻疏離,因此包括美國國內及全世界,都密切注視下一任白宮主人將會如何處理對外關係。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在美國國內外都受到偶像式的歡迎,各方都期盼他為美國及全世界帶來新面貌,但是欠缺外交事務經驗卻是其最大弱點,也使他的政策立場缺乏清晰脈絡。

歐巴馬最近的中東、歐洲之行及一系列重要演說,終於勾勒出未來外交政策的輪廓。綜合來看,歐巴馬提出的「改變」在於採行多邊主義,以國際合作取代目前的片面行動。但其外交藍圖主軸仍是圍繞著反恐戰略,並以干預主義為基調;雖然強調以政治、外交手段為主的柔性外交,卻不排除動用武力以維護美國利益,而且強烈主張應該強化美國干預全球的能力。

從選戰開始以來,歐巴馬即不斷抨擊伊拉克戰爭的不當,並承諾將在當選就任後的16個月內撤離伊拉克,因此贏得眾多厭倦戰事的選民支持。然而,歐巴馬雖然反對出兵伊拉克,但卻堅定支持全球反恐戰爭的思維架構。基於此,他主張儘速自伊拉克撤軍,並不是因為反戰,而是認為美軍在伊拉克的行動無助於反恐戰略,不應浪費兵力在此。

歐巴馬於7月15日發表的外交政策演說中明白指出,美國應將焦點放在阿富汗,並改變對巴基斯坦的政策。他認為應該自伊拉克撤軍而增兵阿富汗,將戰事升級,以取得在阿富汗的最後勝利,徹底摧毀賓拉登、塔利班、卡達組織等恐怖份子,才能確保美國的安全,提升全球戰略利益。他也一再表示,將對北約盟邦施壓,要求他們對阿富汗戰事做出更大貢獻,而且在必要時將把反恐行動擴及巴基斯坦;因為藏匿於巴基斯坦的恐怖份子是更大的安全威脅,如果該國沒有作為,美國將逕自行動。

歐巴馬認為布希犯下的嚴重錯誤之一,就是未能在911事件之後鞏固美國的全球領袖地位,塑造新的安全戰略。他在各項演說中都表達帶領美國重登全球領袖地位的決心,堅信美國的利益並非僅在巴格達,而是遍及歐、亞、非等全球各地。因此,歐巴馬不僅主張應對伊拉克採取新戰略,更將把戰略焦點放大至全球更廣泛的地區。他支持增加美國的軍事支出,擴充軍備,深信如此才能強化美國介入全球事務的能力,積極扮演領袖角色。

阻止核子武器擴散是另一外交重點,歐巴馬表明美國尋求的是一個無核武的世界。因此對於核武爭議未決的伊朗,他展現出堅定強硬的態度,強調絕不容許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擁有核武。歐巴馬表達出願與伊朗領導人見面會談的態度,受到各方好評,但他也聲稱伊朗核武問題對美國國家利益至關重要,拒絕排除動武的可能性。

歐巴馬還把未來的能源政策與反恐戰略掛鉤,宣稱美國對原油的依賴已危及國家安全;美國向中東購買原油的資金,已成為資助恐怖行動的幫凶,而使美國在反恐戰略上無法取得優勢。因此,歐巴馬支持發展替代能源,不只是為了因應氣候變遷,更重要的目標是減輕對外國油源的依賴,終結他所謂的「石油專制時代」。

不論是7月15日在美國華府,還是7月24日在柏林的演說,歐巴馬都強調國際合作的重要性,並以60年前的冷戰時代對比現今的反恐戰略,企圖重新塑造同盟關係,邀集盟邦與美國一起對抗恐怖主義的威脅。從他陸續揭櫫的外交目標來看,未來美國對外關係將是與反恐戰略緊密結合,世人厭倦的戰爭不會因歐巴馬上台而終止,所謂的「改變」只是轉移了反恐的主戰場。

對於許多人來說,歐巴馬的魅力來自於「改變」的希望 ─ 為美國帶來嶄新的面貌,也為世界帶來全新的前景。由最近的政策談話來看,他所描繪的新世界是強力要求盟邦加入美國的反恐行動,並且分擔更多任務,以取得反恐戰爭的最後勝利,重振美國的全球領袖地位。如此的政策走向,勢必會令部分國家的政府相當為難,而在國內引爆政策爭議。當各地群眾仍為「歐巴馬現象」而痴狂的時候,各國政府或將開始認真思索歐巴馬所拋出的外交習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