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7, 2008

歐巴馬旋風席捲美加

美國總統大選的兩黨黨內初選,加拿大人一向不太關心。但是今年的情況有點不同。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歐巴馬(Barack Obama)的崛起,在加拿大引起了相當的關注。不只是他個人的特殊背景對美國政治的意義深遠,他崛起的時間點恰好也映照出加拿大此刻在種族融合上所面臨的挑戰。

歐巴馬本身就是種族融合的象徵,他的生父是來自肯亞的黑人,母親是美國白人。他的父親在歐巴馬很小的時候就離家而去,歐巴馬小時候是跟隨母親與外祖父母住在夏威夷,迄今他與生父只見過一次面。

歐巴馬後來跟著母親再嫁至印尼居住,他的印尼繼父是穆斯林(回教徒)。這使得歐巴馬在種族膚色的多元特徵外,又增添了宗教的多元性。美國媒體曾指稱歐巴馬在印尼時被培育為穆斯林,並曾在印尼激進的回教學校就讀。CNN還特別派遣一組人員到印尼去查訪。

歐巴馬陣營強烈否認此種說法,強調歐巴馬的肯亞生父與母親都是無神論者,印尼繼父雖是穆斯林,但是不涉宗教事務。歐巴馬在印尼所就讀的不是回教學校,反而是曾在天主教學校求學兩年,另在雅加達的公立學校兩年。至於歐巴馬小時候最親近的外祖父母則是新教徒,歐巴馬本人也是隸屬於新教徒主流的芝加哥三一聯合基督教會。

自從911事件之後,布希政府發動反恐戰爭,穆斯林、有色人種在美國飽受異樣眼光,美國的國際形象則大受斵傷。歐巴馬此時此刻在民主黨的黨內初選中異軍突起,所代表的意義不在於他可能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事實上許多美國黑人認為他是非我族類─並非純正的黑人,更非南方黑奴的後裔),而是他把布希主政這些年來所激起的種族、膚色、宗教、文化對立融合於一身。

歐巴馬讓美國人重新看到美國社會所流失的核心價值─包容與開放。他拆卸了意識型態的枷鎖,棄用挑撥撕裂族群的選舉語言,不藉由激發族群對立仇視來謀取政治利益,反而是超脫自我,坦然面對自己獨特的身世背景,以此證明自己擁有跨越族群鴻溝的能力,能夠將美國帶往人人平等的祥和未來。

歐巴馬在競選演說中不斷強調「改變」,事實上,他的支持者遍佈各族群,正是顯示出美國社會的轉變─美國人對兩極化的政治感到厭惡,決定重新敞開心靈。歐巴馬曾說過:政治人物不是帶著封閉的心靈走向華府,但是最後卻心靈封閉。如今美國人民的心靈不再封閉,也將促使政治人物重新打開心靈,拋棄狹隘的意識型態。

歐巴馬旋風雖是在美國出現,卻也對加拿大帶來了啟示。因為一向標榜多元文化的加拿大,現在也面臨種族、宗教與文化衝突的考驗,而且與美國不無關係。

這一切還是與布希政府的反恐主張有關。自從911事件之後,穆斯林在美國遭受異樣眼光,眾多穆斯林轉向加拿大申請移民,近年來已成為加國主要移民來源之一,但也因宗教習俗的不同,而引發許多涉及種族歧視的爭議。

這些穆斯林抵達加拿大後,多數是在以法語為主的魁北克省定居,對於當地主流文化造成相當大的衝擊。部分魁北克人士坦言,看到周遭出現許多穿著傳統穆斯林服飾的其他族裔人士,感覺不怎麼舒服。

去年魁北克省舉行選舉時,就為了穆斯林婦女配戴面紗遮住臉部能否投票而爆發爭議。最後由聯邦政府制訂新法,要求所有選民在投票時必須除去面部遮蓋物。之後更有議員提案,新移民在抵達加拿大之前應該簽立切結書,承諾自己會尊重加拿大的主流文化,引起一片嘩然。

這種種演變讓許多人擔心加拿大引以為傲的包容性逐漸喪失,族群之間的摩擦將日漸浮現,加國社會的和諧氣氛不再,甚至會像美國社會一樣對穆斯林充滿敵意。如今歐巴馬在美國政壇崛起,顯示美國社會已經願意走出911的陰影,放下仇恨與對立,走向全新的局面,加拿大更不應該重蹈美國的覆轍。

不論歐巴馬最後能否順利贏得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加國媒體普遍認為他是美國近數十年來最具開創性的政治人物。他不但改變了美國省視自己的方式,也改變了全世界對美國的觀感,美國很可能因為此次大選而揭開歷史新頁。當然,美、加兩國之間因布希政府反恐政策而緊繃的雙邊關係,也因歐巴馬的出現,而讓加國對美重拾信心。

美國總統大位是歐巴馬努力追求的目標,然而此刻的美國更需要歐巴馬。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