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6, 2008

歐巴馬,讓美國更完美?

美國人寫下歷史,克服了從立國以來即糾纏難解的種族爭議,順利選出第一位黑人總統。正如歐巴馬在其經典演說「更完美的美國」中所稱,此將修正民主實踐中殘缺不完美的部分,完成美國立國以來未竟的功業。

這或許象徵美國將走入後種族主義的社會,但卻不容否認,歐巴馬能夠實現「美國夢」是受惠於天時地利因素。選前爆發的金融危機成為勝選的最大助力,美國選民對經濟及就業前景的憂慮,戰勝了對種族膚色的疑懼。與其說美國人終於放下了對種族膚色的偏見歧視,倒不如說是美國人選擇更加務實的立場,不再以種族膚色做為政治判斷的依據。

歐巴馬不只是膚色引人注目,他的政治色彩同樣引起關注,並對美國政治具有特殊意義。他是自1960年代以來,第一位來自於北方都會地區的自由派候選人贏得總統大選。在過去40年間,總共出現過三位民主黨籍總統,分別是詹森、卡特和柯林頓,不過他們都是出自於南方州,保守色彩濃厚,也因此在2004年大選時,他們所代表的德州、喬治亞州和阿肯色州全都投向共和黨的布希陣營。而歐巴馬則是來自於自由色彩濃厚的芝加哥,代表「正藍」的政治立場。

歐巴馬自參選以來所強調的包容性,事實上在本次大選中可能不但未獲提升,反而更加激化了文化衝突與對立。象徵保守派與自由派立場的紅、藍政治板塊,因選舉語言的催化而更加壁壘分明,不僅宗教立場有別,雙方對於美國的對外軍事行動、在全球所扮演的角色都看法歧異,並且在美國的地理區域、城鄉環境和教育程度上,都顯示出較以往更鮮明的政治色彩。

如果有自由派人士將今日歐巴馬的勝選解讀為文化戰爭的勝利,恐怕將是錯誤且危險的判斷。因為從整個選戰過程來看,在馬侃宣佈選擇裴林擔任副手之後,縱然引起諸多爭議,但共和黨的聲勢確實揚升,民調從落後而扭轉為領先的局面,與歐巴馬形成拉鋸之戰,這證明保守派的力量並未式微。而從今日的開票結果來看,馬侃雖然敗選,但共和黨穩穩掌握中部與南部各州,地圖上顯示的紅藍版圖勢均力敵。

9月中旬金融危機爆發是促使選情改觀的轉捩點,歐巴馬自此取得穩定領先的地位。因此,不論就膚色或政治色彩而言,歐巴馬的勝利都不宜過度解讀。時勢造英雄,經濟情勢才是助他勝選的關鍵。在經濟前景晦暗不明的此刻,美國人選擇的是務實面對危機,支持一位能引領國家走出黑暗期的總統。而在歐巴馬就任總統之後,經濟就將成為他的最大挑戰。

真正的考驗將從選後開始,歐巴馬不能再僅藉由空泛的口號來激勵美國人民、甚至號召全世界,而是要提出符合美國人民期望並顧及全球利益的政策方向。這次的選舉清楚表明美國人民需要的是一位務實的總統,歐巴馬未來能否成為一位出色成功的總統,將取決於他是否遵循中間路線,照顧廣大溫和中間選民的需求。

修補對外關係、重建美國威望將是新任美國總統的另一重要課題。然而,歐巴馬中間偏左的政治立場,卻與當今的世界政治潮流背道而馳。美國的西方盟邦已相繼更迭為立場保守的中間偏右政權,在主要工業國家中,歐巴馬將會發現他是一位孤獨的領袖。在全球經濟金融危機四伏的此刻,國際間更是需要多邊協調合作以重建秩序,歐巴馬不但需要加強補修外交學分,也要找出能與其他主要國家立場配合的務實路線。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會改選,在贏得總統大選的同時,民主黨也取得國會參眾兩院選舉的重大勝利,顯示美國已展開新一波的政治勢力重整,這對於美國未來的政策走向將會產生深遠影響。即使民主黨在參議院未能如願取得60席的絕對多數席次,但與現有的51席相較仍是大有斬獲,已足以擺脫共和黨的干擾,全力推動民主黨所主導的政策。在民主黨全面掌控府會之後,共和黨所能發揮的牽制力量極為有限,美國政治方向的轉變已是勢不可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