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9, 2008

抗暖化淘金熱

美國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於2007年5月底在溫哥華出席經濟高峰會時表示,加州決定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為勇於投入新興綠能產業的企業啟動了價值千百億美元的「新淘金熱」。這番話準確地說明抗暖化浪潮得以席捲全球,商業利益也是背後的重要推手。

史瓦辛格並以奇異電氣 (GE) 為例。GE已經決定把研發投資集中於有助於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產品。目前該公司每年所銷售的綠色潔能科技產品總額達到120億美元,未來的目標是2010年銷售額能達到200億美元。

不只GE如此,全球主要企業現在莫不以發展綠能產品為重心,與20年前形成強烈對比。1980年代全球暖化問題剛被提出時,企業界的反應激烈,當時正專注於全球化發展的國際企業,不甘工業活動成為眾矢之的,憂心這類主張會影響企業向全球擴張的腳步,一致採取質疑、駁斥、貶抑的論調。財力雄厚的石油及天然氣公司曾經砸下重金,動用遊說團體、廣告公司、公關公司等進行強力反制。

然而10年之後,整體氣氛開始轉變。尤其是到了1990年代晚期,各地反全球化的聲浪高漲,由聯合國主導的京都議定書出爐,呼籲主要工業國家限期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企業界發現此一潮流已不可擋,避免為環保議題所困的唯一途徑,就是化被動為主動,利用此項議題創造商業利益。

於是,一群企圖扭轉劣勢的大企業進行結盟,改變口徑宣佈接受科學界與環保團體對全球暖化的警告,願意採取行動因應氣候變遷的影響,並且將投資開發更具能源效益的新產品與技術,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它們同時強調,應該透過市場機制與合理政策來處理氣候變遷問題,相信及早採取策略行動的企業將可取得競爭優勢。

至2000年,包括杜邦、英國石油、蜆殼石油、福特汽車、戴姆勒-克萊斯勒等大企業紛紛轉投此一陣營。從彼時起,人們在媒體上看到的的企業文宣變成強打綠色環保形象。

投資銀行業者亦看到氣候變遷議題可能帶來的獲利潛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Goldman Sachs。該公司從2004年開始探索創造新市場的可能性,並且成立環境市場中心,積極尋求在環保領域創造市場與投資機會,扮演碳權交易市場和氣候衍生商品交易催生者的角色,更設計宣傳溫室氣體排放管制方案。該公司相信,隨著氣候變遷議題而浮現的商機將會非常顯著,必然會吸引資本市場人士的注意。

被世人視為抗暖化英雄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也在其中扮演要角。高爾明白利用市場機制以因應全球暖化挑戰的重要性。他曾寫道,「解決氣候危機的關鍵之一,就是要找出利用市場資本主義可觀力量的途徑」。他不斷地向投資人解說長期投資策略結合環保因素的重要性,也一再建議企業開始以更寬廣的視野來維繫獲利能力。

高爾並與Goldman Sachs的數位高階主管共同在倫敦成立投資公司Generation Investment Management (GIM)。在2005年舉行的一場機構投資人高峰會上,高爾代表GIM發表演說,強調投資者應從長期的角度思考,把環保議題納入股票分析之中。當時高爾正在撰寫「不願面對的真相」一書,並開始籌劃拍攝同名記錄片。

任教於加拿大約克大學的歷史學家David Noble分析指出,全球暖化會從無人重視、僅止於科學界討論的問題,演變為舉世關切的話題,這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被刻意塑造而成的。試想有多少人真正研讀過有關溫室氣體的科學研究報告?既然大部分的人並未看過,人們對於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暖化的概念又是從何而來?答案很簡單,來自於政府、企業,以及它們所操控的媒體機器,經由長期的宣導造勢努力,終於引起大眾注意,進而改變人們的觀念。

如今,美國企業界的態度丕變,不但不再質疑全球暖化與溫室氣體排放的關聯性,眾多大企業反而組成政治遊說團體,宣稱目前迫切需要因應氣候變遷的政策架構,要求以強制性措施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美國新聞週刊描述,華爾街也經歷了一場氣候變遷,企業界已經理解向綠色靠攏有利可圖。至於科學界傳出的異議聲音,企業界早已充耳不聞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