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波全球經濟衰退曝露出許多國家經濟體質的脆弱面,尤其是極度倚賴出口的國家,在美國此一主要市場的需求急遽萎縮、保護主義措施相繼出籠的衝擊下,處境更顯艱難。此又以加拿大業者首當其衝,對於美國市場環境的丕變感受尤深。
美、加兩國堪稱是全世界關係最親密的貿易夥伴。根據2008年的加國官方統計數字,77.7%的加拿大出口商品是運往美國,52.4%的加國進口商品是來自美國。同樣的,加拿大也是美國的首要出口市場,2008年美國對加拿大的出口額超過對日本與墨西哥的總和。
而且,在美國的50個州之中,有35個州的最大出口市場都在加拿大。更確切地說,穿梭美、加邊界的商品及勞務總值每分鐘就達到140萬加元(120萬美元),由此可知雙方的經貿關係不僅是緊密,根本已是交相融合。
不過,在金融風暴之後,美國市場的情勢為之改觀。除了美國需求急遽萎縮之外,國會中不斷升高的保護主義聲浪,對貿易夥伴設下了重重障礙。
今年初,美國國會議員欲在振興方案中附加「購買美國貨」條款,國際間一片嘩然。美國總統歐巴馬於2月份訪問加拿大時,曾經信誓旦旦保證不會讓保護主義破壞對外經貿關係,並且在法案中加註了不得違反國際經貿條約及自由貿易協定的字樣。
這些舉措曾讓包括加拿大在內的美國貿易夥伴稍感放心,但是從加國業者揭露最近在美國所受到的待遇,以及美國國會近來又提出多項內容敏感的法案,可以理解美國的保護主義氣勢未曾稍減,只不過是化明為暗,或是以其他方式包裝重現。
根據美國國會所通過的7870億美元振興方案,凡是運用這筆經費來源的採購計畫都應購買真正的美國貨,以達到振興經濟及創造就業的目的。雖然法案強調不得違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但這些國際條約對於地方政府並無約束力,以致於美國各級地方政府的採購案只要是涉及振興方案的撥款,就將外國業者排除在外,甚至連美國業者若是使用了自國外進口的原材料,也同樣被拒於門外。
長久活躍於美國市場的加拿大業者首當其衝,部分製造業者為了符合產品為美國製的要求,只得考慮將工廠遷往美國。此舉為美國創造了就業機會,卻為加拿大留下了大群的失業勞工。在安大略省的一些城鎮,因為不滿美國的保護主義措施扼殺加國業者生機,也聯合杯葛美國業者參與地方政府的工程合約以為報復,雙方的關係日趨劍拔弩張。
而美國的保護主義措施並不僅於此,由加州民主黨籍眾議員Waxman提出的氣候變遷法案就被視為染上綠色的保護主義。該法案藉著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之名,主張對來自碳排放量較高國家的進口產品課徵懲罰性關稅,從而使進口品在美國市場處於不利地位。這項法案目前正在美國眾議院的能源暨商務委員會中討論,除了加拿大警告此舉將為美國貿易夥伴帶來災難之外,中國大陸也表達高度關切。
已獲美國眾議院通過、現送至參議院審議的改善飲水水質法案也夾帶了「購買美國貨」的條款。這項新立法將關係到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市政基礎建設,眾議院通過的版本中特別附加了禁止外國公司參與的文字。加拿大業者擔心,一旦該法案最終完成立法,未來各地方政府的其他類似工程採購可能都會比照辦理,而對外國業者全面緊閉大門。
除此之外,歐巴馬還於5月上旬提出一系列為美國國庫增加稅收的措施,其中的重點是針對在海外營運的美國企業加重稅負,希望在十年間為國庫帶來2000億美元的稅收。歐巴馬強調,目前美國企業在海外創造就業機會,所支付的稅金反而比在國內運作還低,因此有必要矯正此一不合理的現象,關閉此一漏洞。無庸置疑,這項措施伴有鼓勵企業把就業機會留在美國國內的用意,對於當今的全球化趨勢則是一記悶棍。
美國市場的氣氛丕變,加拿大出口業者的感受直接且深刻。歐巴馬的個人魅力曾讓加拿大人折服,深信他會堅決捍衛自由貿易。然而,政治人物的言論終究不能盡信。如今美國國會的保護主義浪潮已是難以抵擋,歐巴馬卻未表現出遏阻之意,加拿大國內的反制聲浪也在升高之中。這一波全球經濟衰退下的首起貿易戰事,很可能是在全球最親密的貿易夥伴間爆發。
August 11, 2009
March 26, 2009
全球經濟進入中美共治的時代
台灣最近為了CECA、ECFA而爭論不休,反映出面對中國大陸壓力的集體焦慮。其實,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對中國充滿著矛盾情結。這一波全球金融風暴加重了中國在國際經貿舞台上的份量,與美國形成的共生結構成為穩定全球金融體系的關鍵,更令此種複雜情緒表露無遺。
本月初在美國的常春藤名校之一發生一起令人遺憾的種族歧視事件。位於美國東北部新罕布什爾州的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日前任命一位亞裔學者出任新校長,這是常春藤名校有史以來首次出現亞裔校長,本應是美事一樁,不料在風氣保守的校園引起軒然大波,部分學生在網際網路上或用電子郵件散發充滿種族歧視的反對言論,引發社會關注。
不過,這起事件的震撼之處並不僅在於種族歧視,而是達特茅斯學院的學生把韓裔的新校長誤認為華裔,所散發的種種攻訐言論完全是針對華人。在當前美國深陷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之際,各界不禁揣測這是對中國經濟力量崛起感到不安而產生的投射心理。部分媒體更重提發生於1980年代的陳果仁事件,以做為對照。(陳果仁是一名住在底特律的華人,當時美國汽車業正遭逢日本車大軍壓境的衝擊,汽車業重鎮底特律的美國白人對日本人充滿敵視,陳果仁就因被誤認為是日本人,而在一場細故口角中遭到毆打致死。)
平民百姓會對中國崛起感到不安,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受到政府與媒體態度的影響。面對現今全球只有中國大陸能以巨額資金刺激內需來創造商機,多國政府都有著欲迎還拒的複雜情緒。公然製造對立者如法國,已經嚐到訂單流失的教訓。與中國刻意保持疏離的加拿大政府,此時則承受企業界要求改善對中關係的壓力。近來中國大力推動國內建設,在國際間增加採購原物料並積極探詢投資機會,對中國敞開雙臂歡迎的澳洲因此受惠,同樣擁有豐富天然資源的加拿大卻只能望而興嘆。
不久前英國金融時報的社論明白指出,全球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因應中國的崛起。英國首相布朗赴美國訪問,他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時特別強調全世界仍然需要美國的領導,歐洲將是美國的堅定盟友,言下之意即是不希望全球均勢出現改變。至於擬議中的區域組織「東協加三」,日本則是堅持應該邀請美國加入,並且赤裸裸地表現出對中國成為主角的憂心。日本宣稱唯有美國加入才能促使中國扮演負責任的大國,欲藉美國牽制中國的意圖明顯。
自從金融風暴爆發以來,對於事件成因的討論充斥美國媒體,然而自我檢討者有限,現在更幾乎是口徑一致的歸因於全球貿易失衡,中國大陸的儲蓄率過高而美國國內的儲蓄率過低,導致資金財富流往中國,因而美國政府必須舉債,人民則是靠著擴張信用來維繫高品質的生活水準。而中國以其豐厚的外匯存底大量購買美國國債,廉價的資金成本讓美國通膨數字一直處於低檔,於是孕育出超級龐大的金融經濟泡沫。
一年前,哈佛大學教授Niall Ferguson和目前在劍橋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的Moritz Schularick教授即提出Chimerica理論。他們認為,過去十年全球經濟是在美國消費、中國生產,美國是債務國、而中國是債權國的架構下運作,兩者之間堪稱是天作之合,於是以China和America這兩個字合體而構成Chimerica,象徵中美兩國經濟其實已是合而為一,唇齒相依。
在金融風暴出現之後,很多人預期美國國力將步上衰頹,中國則可能趁勢擴大其對全世界的影響力,包括Ferguson教授本人也曾表示Chimerica的架構可能會向中方傾斜,最後將因中國佔居優勢而宣告終結。他所預見的可能演變之一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將不再仰賴對美出口,不再在意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也不再大量購買美國債券,Chimerica的共生體系即徹底瓦解,全球均勢也將完全改寫。
如今全球密切注視中國的刺激內需方案,除了企業界覬覦可能衍生的商機之外,西方各國更關心的可能是中國能否藉此次金融風暴轉型為內需型經濟,一旦中國轉型成功即是中美共生結構解體之時。因此,美國經濟何時能夠復甦不僅關係著全球景氣,也牽動全球的權力均衡。只不過歐巴馬上台後,美國政府依然無法擺脫大量舉債振興經濟的模式,而且仍然亟需中國資金來挹注。
二月底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首度訪問中國,她收起了競選時期的尖銳言論,也未拿人權問題大做文章。中國同樣也表現了自制,未對美國財長的操縱匯率說法窮追猛打,雙方因而建立合作拯救全球經濟的共識,這也使一度看似搖搖欲墜的Chimerica架構重獲支撐。很顯然的中國無意在此時打破現狀,就現階段來看, Chimerica的運作應是符合各方利益,中美相互制衡有助於排解各方疑慮。如今,中美經濟合體的說法不能再被譏諷為「怪獸」(Chimera),全球經濟的中美共治時代確實已經來臨。
本月初在美國的常春藤名校之一發生一起令人遺憾的種族歧視事件。位於美國東北部新罕布什爾州的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日前任命一位亞裔學者出任新校長,這是常春藤名校有史以來首次出現亞裔校長,本應是美事一樁,不料在風氣保守的校園引起軒然大波,部分學生在網際網路上或用電子郵件散發充滿種族歧視的反對言論,引發社會關注。
不過,這起事件的震撼之處並不僅在於種族歧視,而是達特茅斯學院的學生把韓裔的新校長誤認為華裔,所散發的種種攻訐言論完全是針對華人。在當前美國深陷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之際,各界不禁揣測這是對中國經濟力量崛起感到不安而產生的投射心理。部分媒體更重提發生於1980年代的陳果仁事件,以做為對照。(陳果仁是一名住在底特律的華人,當時美國汽車業正遭逢日本車大軍壓境的衝擊,汽車業重鎮底特律的美國白人對日本人充滿敵視,陳果仁就因被誤認為是日本人,而在一場細故口角中遭到毆打致死。)
平民百姓會對中國崛起感到不安,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受到政府與媒體態度的影響。面對現今全球只有中國大陸能以巨額資金刺激內需來創造商機,多國政府都有著欲迎還拒的複雜情緒。公然製造對立者如法國,已經嚐到訂單流失的教訓。與中國刻意保持疏離的加拿大政府,此時則承受企業界要求改善對中關係的壓力。近來中國大力推動國內建設,在國際間增加採購原物料並積極探詢投資機會,對中國敞開雙臂歡迎的澳洲因此受惠,同樣擁有豐富天然資源的加拿大卻只能望而興嘆。
不久前英國金融時報的社論明白指出,全球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因應中國的崛起。英國首相布朗赴美國訪問,他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時特別強調全世界仍然需要美國的領導,歐洲將是美國的堅定盟友,言下之意即是不希望全球均勢出現改變。至於擬議中的區域組織「東協加三」,日本則是堅持應該邀請美國加入,並且赤裸裸地表現出對中國成為主角的憂心。日本宣稱唯有美國加入才能促使中國扮演負責任的大國,欲藉美國牽制中國的意圖明顯。
自從金融風暴爆發以來,對於事件成因的討論充斥美國媒體,然而自我檢討者有限,現在更幾乎是口徑一致的歸因於全球貿易失衡,中國大陸的儲蓄率過高而美國國內的儲蓄率過低,導致資金財富流往中國,因而美國政府必須舉債,人民則是靠著擴張信用來維繫高品質的生活水準。而中國以其豐厚的外匯存底大量購買美國國債,廉價的資金成本讓美國通膨數字一直處於低檔,於是孕育出超級龐大的金融經濟泡沫。
一年前,哈佛大學教授Niall Ferguson和目前在劍橋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的Moritz Schularick教授即提出Chimerica理論。他們認為,過去十年全球經濟是在美國消費、中國生產,美國是債務國、而中國是債權國的架構下運作,兩者之間堪稱是天作之合,於是以China和America這兩個字合體而構成Chimerica,象徵中美兩國經濟其實已是合而為一,唇齒相依。
在金融風暴出現之後,很多人預期美國國力將步上衰頹,中國則可能趁勢擴大其對全世界的影響力,包括Ferguson教授本人也曾表示Chimerica的架構可能會向中方傾斜,最後將因中國佔居優勢而宣告終結。他所預見的可能演變之一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將不再仰賴對美出口,不再在意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也不再大量購買美國債券,Chimerica的共生體系即徹底瓦解,全球均勢也將完全改寫。
如今全球密切注視中國的刺激內需方案,除了企業界覬覦可能衍生的商機之外,西方各國更關心的可能是中國能否藉此次金融風暴轉型為內需型經濟,一旦中國轉型成功即是中美共生結構解體之時。因此,美國經濟何時能夠復甦不僅關係著全球景氣,也牽動全球的權力均衡。只不過歐巴馬上台後,美國政府依然無法擺脫大量舉債振興經濟的模式,而且仍然亟需中國資金來挹注。
二月底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首度訪問中國,她收起了競選時期的尖銳言論,也未拿人權問題大做文章。中國同樣也表現了自制,未對美國財長的操縱匯率說法窮追猛打,雙方因而建立合作拯救全球經濟的共識,這也使一度看似搖搖欲墜的Chimerica架構重獲支撐。很顯然的中國無意在此時打破現狀,就現階段來看, Chimerica的運作應是符合各方利益,中美相互制衡有助於排解各方疑慮。如今,中美經濟合體的說法不能再被譏諷為「怪獸」(Chimera),全球經濟的中美共治時代確實已經來臨。
January 27, 2009
布希真的一無是處嗎?
美國總統布希已經卸任,一般認為他是美國史上最差的總統之一。對照各方對歐巴馬的熱切期待,布希下台的身影尤其顯得落寞。不過,就在布希離開白宮的日子進入倒數計時之際,對於其功過的評價也轉趨溫和。仔細回顧布希八年來的所做所為,似乎也不全然是一無是處,布希的歷史地位或許會有從谷底翻升的一天。
在離職前夕的最後一次白宮記者會上,布希雖然選擇性地承認曾犯下一些錯誤,對於自己的施政績效仍強力辯護,甚至一度動氣,堅稱對任內的堅實成就感到自豪。他並強調,政策的對錯必須經過長時間的驗證,而非短期即可論斷,顯示他對這些年來外界的抨擊貶抑耿耿於懷,並寄望歷史能還給他公道。
布希的說法,令人想起在位時同樣不孚民望的杜魯門總統。1952年時杜魯門總統的支持率僅有22%,為歷來最低記錄,但近年來歷史學家對他的評價卻大幅逆轉。杜魯門時期備受爭議的政策,如今則被視為大智大勇,使他搖身一變成為美國史上最受歡迎的總統之一。根據美國國內的多項民調,布希的支持率也早已跌破30%,只比杜魯門略高一些。
布希任內引發最大爭議的施政,不外乎是對伊拉克發動戰爭、對卡翠娜颶風的救災行動遲緩,以及美國次級房貸導致全球金融風暴。其中對伊戰爭及反恐行動打擊了美國的國際形象,卡翠娜颶風則是致使布希在國內的支持率一路探底的關鍵,而次級房貸危機不僅拖累美國及全球經濟步上衰退,更是嚴重削弱美國的國力。
然而,除了卡翠娜風災造成的無能印象根植人心、不易扭轉之外,布希政府的反恐行動和經濟施政,如今都被視為還需時間檢驗才能蓋棺論定。在對伊戰爭方面,世人多認為這項決策與布希的意識型態有關,但是加拿大Dalhousie大學國際關係教授Frank Harvey的研究報告提出,如果八年前的美國總統大選是由高爾獲勝,同樣面臨911恐怖攻擊,伊拉克戰爭是否就不會發生呢?結論是未必。
Harvey教授認為,以當時911之後美國國內憤怒與恐懼交織的壓力,以及國際間的嚴重關切,軍事行動必然成為主要選項。而且高爾的外交立場是鮮明的鷹派,較布希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擔任柯林頓政府的副總統期間,就主張與伊拉克的海珊打交道應採最強硬路線,並支持對波士尼亞和科索沃的軍事行動。更早之前,高爾也支持1991年波斯灣戰爭,以及80年代美國對利比亞和格瑞納達的出兵。因此,伊拉克戰爭並非由布希個人的意識型態所主導,也不能僅視之為布希的戰爭。
布希政府未經聯合國同意即逕自出兵,以及以反恐為名的種種違反人權舉措,多年來受到猛烈抨擊。不過,美國在911之後未再遭恐怖攻擊,或許即是反恐行動發揮了嚇阻作用,日後歷史學家對於布希政策的成敗可能會有不同的詮釋。還有分析家認為,儘管伊拉克戰爭讓布希飽受批判,但未來他的歷史地位能否提升也正是繫於伊拉克的前途。如果伊拉克能夠走上穩定的自由民主道路,與美國維持良好的關係,未來將成為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邦。若干年後再來回顧布希政府的伊拉克政策,將會發現這是美國在中東利益的轉捩點,歷史對布希自會有一番不同的評價。
在經濟方面,次級房貸危機演變為全球金融風暴讓布希政府灰頭土臉,也成為布希離職前最不光彩的記錄。但事實上,布希是延續前幾任政府的政策,真正對放寬金融規範不遺餘力的是柯林頓政府時代,金融風暴似不應完全歸咎於布希一人。布希也在記者會中提醒大家,八年前他上任時美國正處於經濟衰退,他不但終結了衰退,還創造連續52個月就業成長的記錄,對於美國經濟並非有過無功。
諸多評論都指布希帶給美國災難,但若從全球角度觀察就顯現不同的意義。美國國力衰頹固然令人遺憾,但卻提供全球更多機會,促成多方勢力崛起。反恐行動促使美國減少對中東油源的依賴,加拿大躍升為美國最主要的原油供應國,成為加國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布希政府堅持自由貿易原則,與中國維持良好經貿關係,使得中國經濟在過去八年間突飛猛進,外匯存底快速累積,走上真正大國之路。另外如印度、俄羅斯及拉丁美洲國家,也都是在布希任內崛起為全球矚目的新興市場,並串連組成數個新的多國組織,牽制美國主導世局的能力。
布希還有一些令人感念卻被忽視的政績,像是推動 “No Child Left Behind”以拉近學生的教育鴻溝;以60億美元經費在全球進行愛滋病防治工作,照顧了數百萬名非洲病患;並且改進美國的健保措施,讓千萬名低收入老人得以免費或廉價取藥,減輕他們的負擔等等。只不過這些成績都被反恐戰爭、金融風暴所淹沒, 此刻的布希難以擺脫失敗無能的形象,唯有寄望未來歷史學家能以不同的觀點來審視這個年代。
在離職前夕的最後一次白宮記者會上,布希雖然選擇性地承認曾犯下一些錯誤,對於自己的施政績效仍強力辯護,甚至一度動氣,堅稱對任內的堅實成就感到自豪。他並強調,政策的對錯必須經過長時間的驗證,而非短期即可論斷,顯示他對這些年來外界的抨擊貶抑耿耿於懷,並寄望歷史能還給他公道。
布希的說法,令人想起在位時同樣不孚民望的杜魯門總統。1952年時杜魯門總統的支持率僅有22%,為歷來最低記錄,但近年來歷史學家對他的評價卻大幅逆轉。杜魯門時期備受爭議的政策,如今則被視為大智大勇,使他搖身一變成為美國史上最受歡迎的總統之一。根據美國國內的多項民調,布希的支持率也早已跌破30%,只比杜魯門略高一些。
布希任內引發最大爭議的施政,不外乎是對伊拉克發動戰爭、對卡翠娜颶風的救災行動遲緩,以及美國次級房貸導致全球金融風暴。其中對伊戰爭及反恐行動打擊了美國的國際形象,卡翠娜颶風則是致使布希在國內的支持率一路探底的關鍵,而次級房貸危機不僅拖累美國及全球經濟步上衰退,更是嚴重削弱美國的國力。
然而,除了卡翠娜風災造成的無能印象根植人心、不易扭轉之外,布希政府的反恐行動和經濟施政,如今都被視為還需時間檢驗才能蓋棺論定。在對伊戰爭方面,世人多認為這項決策與布希的意識型態有關,但是加拿大Dalhousie大學國際關係教授Frank Harvey的研究報告提出,如果八年前的美國總統大選是由高爾獲勝,同樣面臨911恐怖攻擊,伊拉克戰爭是否就不會發生呢?結論是未必。
Harvey教授認為,以當時911之後美國國內憤怒與恐懼交織的壓力,以及國際間的嚴重關切,軍事行動必然成為主要選項。而且高爾的外交立場是鮮明的鷹派,較布希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擔任柯林頓政府的副總統期間,就主張與伊拉克的海珊打交道應採最強硬路線,並支持對波士尼亞和科索沃的軍事行動。更早之前,高爾也支持1991年波斯灣戰爭,以及80年代美國對利比亞和格瑞納達的出兵。因此,伊拉克戰爭並非由布希個人的意識型態所主導,也不能僅視之為布希的戰爭。
布希政府未經聯合國同意即逕自出兵,以及以反恐為名的種種違反人權舉措,多年來受到猛烈抨擊。不過,美國在911之後未再遭恐怖攻擊,或許即是反恐行動發揮了嚇阻作用,日後歷史學家對於布希政策的成敗可能會有不同的詮釋。還有分析家認為,儘管伊拉克戰爭讓布希飽受批判,但未來他的歷史地位能否提升也正是繫於伊拉克的前途。如果伊拉克能夠走上穩定的自由民主道路,與美國維持良好的關係,未來將成為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邦。若干年後再來回顧布希政府的伊拉克政策,將會發現這是美國在中東利益的轉捩點,歷史對布希自會有一番不同的評價。
在經濟方面,次級房貸危機演變為全球金融風暴讓布希政府灰頭土臉,也成為布希離職前最不光彩的記錄。但事實上,布希是延續前幾任政府的政策,真正對放寬金融規範不遺餘力的是柯林頓政府時代,金融風暴似不應完全歸咎於布希一人。布希也在記者會中提醒大家,八年前他上任時美國正處於經濟衰退,他不但終結了衰退,還創造連續52個月就業成長的記錄,對於美國經濟並非有過無功。
諸多評論都指布希帶給美國災難,但若從全球角度觀察就顯現不同的意義。美國國力衰頹固然令人遺憾,但卻提供全球更多機會,促成多方勢力崛起。反恐行動促使美國減少對中東油源的依賴,加拿大躍升為美國最主要的原油供應國,成為加國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布希政府堅持自由貿易原則,與中國維持良好經貿關係,使得中國經濟在過去八年間突飛猛進,外匯存底快速累積,走上真正大國之路。另外如印度、俄羅斯及拉丁美洲國家,也都是在布希任內崛起為全球矚目的新興市場,並串連組成數個新的多國組織,牽制美國主導世局的能力。
布希還有一些令人感念卻被忽視的政績,像是推動 “No Child Left Behind”以拉近學生的教育鴻溝;以60億美元經費在全球進行愛滋病防治工作,照顧了數百萬名非洲病患;並且改進美國的健保措施,讓千萬名低收入老人得以免費或廉價取藥,減輕他們的負擔等等。只不過這些成績都被反恐戰爭、金融風暴所淹沒, 此刻的布希難以擺脫失敗無能的形象,唯有寄望未來歷史學家能以不同的觀點來審視這個年代。
Subscribe to:
Posts (Atom)